簡單回顧今年的生活 ^_^
傳說中的廉價機票
其實今年暑假差一點去伊斯坦堡,
可惜機票實在有夠夭壽貴,
貴到我差點考慮買經伊斯坦堡轉機飛德國的機票,
反正價錢都差不多……貴……(逼近NT$ 40000)
轉眼又到了計畫寒假出遊的時候了,
這次有三個候選目的地:
部落格書成品快樂開箱~
星期一下訂單,預計下週二才會到貨,
我的計畫是下週二到校取件,下週三開心獻寶。
結果星期五下午,信箱裡便出現通知,
我的部落格書已經用黑貓宅急便寄出,
星期六就會到!
跟朋友開玩笑說,
點點印以前都用郵局掛號,這回竟然用宅急便,
莫非算準我星期六收到貨,週末可以再來一篇開箱文?
歐巴桑的流行文化體驗
從看到消息的時候,歐巴桑就開始糾結,
要不要去聽現場演唱會。
第一個念頭是覺得很害羞。有這麼迷嗎?
唉呀,這可是現在最流行的娛樂活動呢,
一介歐巴桑雖說沒跟上小摺、路跑、倒冰水的流行,
但「聽現場演唱」可是珍貴的「流行文化體驗」啊!
部落格圖文變成書
做完家族京阪旅行的點點印寫真本,
一直想著去年的澳門追星之旅,金門母女小旅行,
還有首爾的旅行的照片,都好想印出來賞玩。
最理想的是快拍卡,小巧不佔空間,一個主題16張剛剛好。
可是快拍卡一張16元,還只能編輯一面。
研究了類似產品,發現價錢相去不遠:
檔案救援大作戰
買新筆電可喜可賀,
安裝應用程式是個大工程,
雖有Dropbox、OneDrive、Evernote同步文件,
但還是有些沒有同步的文件,
像是影片、程式、庫存資料,必須手動搬移。
拿出我的兩個外接硬碟,
開始確認舊筆電裡的檔案,
還有哪些檔案要放進新的家用筆電裡。
咦?小孩的成長錄影呢?
沒有在創見300GB的硬碟,
沒有在WD120GB的硬碟,
也不在家用或學校用的筆電裡。
又被我「備份」到變不見了嗎?
就像老二當年的新生兒照片一樣?
筆電回顧
電腦之於我,就像紅樓夢裡的平兒之於鳳姊。
台面上必須處理的,背地裡見不得人的,都靠她打理。
師大四年,用的都是計算機中心的筆電和印表機,
出社會之後,第一台電腦還是桌機,
直到經歷多次搬家,桌機畢竟搬運麻煩,
租屋空間小,不想看到滿桌接線,就此踏上筆電的不歸路。
細數用過的筆電:
遇見真正的噶瑪蘭人
感謝宜蘭縣史館和教師工會舉辦這場研習 ^_^
老實說,報名研習前,我想著:
就算我研習參加一堆,學了噶瑪蘭人的東西,
按照現在這種少的可憐的授課時數,
不是沒時間講,就是講太多害到後面的進度,
只是給自己找麻煩而已。
但是,能夠親自見到噶瑪蘭人,
不是課本上寫的「噶瑪蘭」三個字,
是真的會講噶瑪蘭語,能跟你分享他的生活,
噶瑪蘭文化的真實見證,
比動物園看圓仔還珍貴啊!
認知裡,宜蘭曾經住過許多噶瑪蘭人,
自稱是「漢人」的我們,其實多少都帶有原住民的血緣,
(參見: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
也知道噶瑪蘭人因為漢人的逼迫,遷徙到花蓮去了,
但就是很難想像,噶瑪蘭人真實的生活著。
這位是今天的講師,Tuwaq Masud,台大人類學系的學生:
他小時候在花蓮讀書,之後移居桃園,考上建中、台大,
對族語文化和學術語言都有認識。
讓我們用不那麼學術的方法,來聊聊噶瑪蘭人吧:
噶瑪蘭人有朋友,移居花蓮後,曾跟撒奇萊雅族一起抗清,
兩族現在遇到部分祭典時,還會互相邀請。
他們有工作, 大多居住在桃園、新北,
所以九月也會在樹林舉辦豐年祭。
他們有自己的名字,
我們慣稱他們Kavalan,但噶瑪蘭語沒有「V」的發音。
東海岸的族人們決定,今後要正名為「Kebalan」。
他們把祖先的名字傳承下去,
講員將來的孩子依據族中的父子聯名制,會被命名為Anu Tuwaq。
他們會舉辦祭典,
用各樣的歌謠,繼續向後代訴說祖先的事(講員今天教唱捕魚歌)
文化是他們生活的一部份,
不是觀光消費商品(參見這篇:掃墓祭祖給旅行團看,你肯嗎?)
社會環境不斷在改變,有些舊文化無法融入新時代,
但他們跟我們一樣,會繼續在這塊土地上,創造自己的新故事。
2014家族京阪:成均館的戰利品
雖然我真正想敗家的地方在首爾,
目標是JYJ和成均館緋聞的周邊商品,
但早就探聽到日本有二手書店Book Off,
也知道日本人惜物、愛物,二手商品不會太差,
因此把採購二手DVD、CD、雜誌、畫冊列入計畫。
隨性的太魯閣半日遊
在宜蘭住了十多年,卻很少去花蓮玩。
今年導師班畢業,規劃著怎樣善用得來不易、為數不多的補休日,
決定把唯一完整的一天假期,獻給太魯閣。
一大早看到是陰雨天,還在掙扎該不該出門。
想想,雨天出門不方便,不過雨天也有雨天的美,
反正假期寶貴,玩就對了。
行前準備?其實沒有。
看了一下Evernote記事本中事先擷取的火車時刻表,
帶著從圖書館借的指南,還有充飽電、防無聊的iPad,就出門了。
水?午餐?雨具?出了火車站,到便利商店補貨就好啦。
二度蜜月之大阪住宿超級傷腦筋
絕對是我的心頭好。
雖然我總是一走出車站就迷路,
周圍的環境髒髒的、感覺亂亂的,
但能夠省下大筆的住宿費,
來買喜歡的藥妝、食品、文具、小物,
還是很划算的。
可惜這次是攜家帶眷,帶的又是對品味有一定執著的老爺,
廉價旅館絕對無法入他的眼。
再說,一家四口同住小學生不加價的TOYOKO INN,
住宿費已經跟廉價旅館相去無幾。
至於怎樣在大阪的十九家TOYOKO INN中,
找到最適合我們的那一家,還真是個超級任務啊……
二度蜜月之京都住宿傷腦筋
有了2012年的愉快經驗,
京都首選的住宿地點絕對是:TOYOKO INN 四条烏丸
優點:
- 交通便利:地鐵站一走出來就到了,還可搭乘阪急京都線到大阪!
- 購物便利:附近有很多店家可逛,而且有遮蔭。
- 鄰近祇園、鴨川、八坂神社、錦市場、京都御苑等各大觀光要地。
唯一的問題:
筆記:我這樣抓百度雲的檔案
為了下載百度雲裡的印度片、韓國劇,
搜尋到很多款方法,
但系統一直推陳出新,
舊年的很多招數都沒有成功(改從手機網頁下載、改伺服器)
幾經嘗試,摸索出這一招,但我也沒把握能用多久。
連續劇裡的歷史課(二)
成均館緋聞不只是台灣標題下的什麼「梁祝」、古裝版F4,
吸引人看下去的動力,除了俊男美女之外,
更是青春的夢想,
即使是在黨爭白熱化的朝鮮王朝,
也有一群熱血青年,為著今上的「蕩平策」而努力,
希望突破世襲的黨派之見,創造新的局面。
人生勝利組,兩班之子弟:李先峻、河仁守、文在信
就從這些小朋友的家庭開始說起吧。
雲端硬碟在我家
自從寫論文那一年,為了好好備份寶貴論文,
首次使用雲端硬碟,
經過這麼多年,雲端硬碟已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幫手了:
- 準備檢討考卷,卻發現學生還沒對月考答案,
立刻用教室的電腦上網,進入雲端硬碟,把答案給叫出來。 - 老筆電螢幕閃爍不停,決心買一台新筆電,
以往不能輕言換筆電,因為檔案很難搬家。
現在買了新筆電,安裝網路硬碟的程式,
輕輕鬆鬆就把檔案搬到新家,
不用再煩惱檔案有沒有備份到,檔案位置還是一模一樣呢。 - 不小心刪掉新的學生座位表(對,就是有這麼迷糊)
到雲端硬碟的垃圾桶翻一翻,順利找回檔案。 - 跟先生共用資料夾,互傳檔案快又有效,
最近奉命參加宜蘭縣的優良試題競賽,夫妻兩人都把相關檔案放進去,
互相觀摩一下,怎樣填寫縣教育處要求的表單。 - 不小心把隨身碟留在辦公室的公用電腦,
隨身碟不見,檔案卻不會不見,
家裡、學校的筆電、雲端空間,處處有備份啊。
~以下是我的雲端硬碟使用概況~
好險,去年有開Firstrade的戶……
去年忐忑不安的,匯了600美元,開設Firstrade的美股帳戶,
雖然手續費比例太高,但就當作來交學費練功,
看到今年的新規定:
感覺有些傻眼,又有些慶幸,還好我去年就開戶和交易了。
TD Ameritrade 開戶第二彈:用網銀轉帳匯款!
昨天本想趁著到銀行換新鈔,順便匯款,
後來想到在ptt看見的消息,
TD Ameritrade 要更改匯款銀行了,
但網路上眾說紛紜,
還是回家確認一下,到底匯那一個帳戶才對。
再說,先前曾抽空到台企銀設定,
把TD的帳戶設為外幣的約定帳戶,
外幣戶頭裡也有一些便宜買進的美元,
不妨試試台企銀的網銀轉帳功能。
來西大門刑務所,上一堂「三一運動」的課
歷史老師出國遊玩,
沒找些冷門的歷史景點,就沒得炫耀渾身不自在。
這是《首爾市長私路線:一步多一點幸福的單日遊》推薦的去處,
「三一運動」又是我不擅長講解的題材,
既然知道有這樣一個特色景點,
不來一趟,怎麼對的起自己呢?
來首爾逛證交所
這算是我跟老公的一點點特殊癖好,
出國有機會就來走訪證交所,
也是體驗各國金融交易風情的好去處。
南韓證交所的總部在釜山,
但是在首爾有辦公室,
位在捷運5號線「汝矣島」站5號出口,
直走幾分鐘就到了。
看到地鐵地圖裡的標示:忍不住狂笑:
什麼叫「韓國去來所」????
瓦特你到底哪一年改良蒸汽機啦?
學生傳FB來發問:
瓦特改良蒸氣機課本寫1769,講義寫1782,哪個是對的?
答:
兩個都是瓦特蒸汽機取得專利的年代(出處請見英文維基百科)
所以瓦特有很多技術專利呢!
後記:
2014畢旅時,在高雄科工館看到這樣的展示說明,
兩個年代都有呈現喲:
以下是維基百科的摘要:
1763年,
瓦特得知格拉斯哥大學有一台紐科門蒸汽機(Newcomen steam engine),
但是正在倫敦修理,
他請求學校取回了這台蒸汽機,並親自進行了修理。
修理後,這台蒸汽機勉強可以工作,但是效率很低。
經過大量實驗,瓦特發現效率低的原因是:
由於活塞每推動一次,氣缸裡的蒸汽都要先冷凝,
然後再加熱進行下一次推動,
從而使得蒸汽80%的熱量都耗費在維持氣缸的溫度上面。
1765年,
瓦特想到將冷凝器與氣缸分離開來,
使得氣缸溫度可以持續維持在注入的蒸汽的溫度,
很快建造了一個可以運轉的模型。
但是要想建造一台實際的蒸汽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首先是資金,後來瓦特獲得卡倫鋼鐵廠的羅巴克贊助,
開始了新式蒸汽機的試製,並成為新公司的合伙人。
其次的困難,在於活塞與氣缸的加工製造工藝上。
當時的工藝水平下鋼鐵工人更像是鐵匠,
而不是機械師,所以製造的結果很不滿意。
此外,當時的相關專利申請需要國會的認可,
大部分的資金都花費在相關程序上。
由於資金的短缺,瓦特不得不另找了一份運河測量員的工作。
在贊助人羅巴克破產後,
相關專利都由伯明罕一間鑄造廠老闆馬修·博爾頓接手。
與博爾頓的合作,使瓦特得到了更好的設備、資金,以及技術上的支持,
特別是在加工製造工藝方面。
活塞與大型氣缸的密合,最終被約翰·威爾金森(John Wilkinson)解決,
他在改進加農炮的製造時,提出了一種新的精密鏜孔加工技術,
可以用於蒸汽機的製造。
1776年,第一批新型蒸汽機製造成功並應用於實際生產。
這批蒸汽機還只能提供往複直線運動,主要應用於抽水泵上。
在博爾頓的要求下,
瓦特開始繼續研究如何將蒸汽機的直線往複運動轉化為圓周運動,
以便使得蒸汽機能為絕大多數機器提供動力。
一個顯而易見的解決辦法是通過曲柄傳動,
但是該項專利所有人,
約翰·斯蒂德(John Steed)要求同時分享瓦特此前的分離冷凝器的專利,
這一要求被瓦特堅決地拒絕了。
1781年,
瓦特公司的員工威廉·默多克(William Murdoch)發明了一種
稱為「太陽與行星」的曲柄齒輪傳動系統,
並以瓦特的名義成功取得專利,
繞開了曲柄專利的限制,極大地擴展了蒸汽機的應用。
之後的6年,瓦特又對蒸汽機作了一系列改進,並取得專利:
- 發明了雙向氣缸,使得蒸汽能夠從兩端進出,
從而可以推動活塞雙向運動,
而不是以前那樣只能單向推動; - 使用節氣閥門與離心節速器,來控制氣壓與蒸汽機的運轉;
- 發明了一種氣壓示工器,來指示蒸汽狀況;
- 發明了三連桿組,保證氣缸推桿與氣泵的直線運動。
這些革新,使得瓦特的新型蒸汽機的效率是過去的紐科門蒸汽機的5倍。
1794年,瓦特與博爾頓合夥組建了專門製造蒸汽機的公司。
在博爾頓的成功經營下,到1824年就生產了1165台蒸汽機,
瓦特與博爾頓都賺到了不少錢。
資料出處:中文維基百科
感想:
難怪課本說,
工業革命要成功,除了科學家以外,
資金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