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補充推薦:
被砍頭還能跑!稱霸北德的中世紀海賊王傳說:史托貝克
在硬碟裡找到的沈睡資料,
不知從何而來,
平常上課也沒時間解釋,還是放部落格,跟有興趣的同學分享。
(順便獻給想呼朋引伴去北歐的同事們)
圖片出處:應該是在準備教甄的熱血年代,
一位好朋友分享給我的雜誌圖片。
還有一段不知從何得到的文字,一併附上:
(看起來像是雜誌文字用OCR辨識得來的)
二十世紀九○年代,對波羅的海地區而言,是個充滿希望的年代:
1989年,波蘭掙脫共產黨的桎梏,團結工聯奪得政權;
1990年,兩德完成統一;
1991年,鍥而不捨尋求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小國,終於獲得蘇聯的認可。
從此,波羅的海不再是赤色集團的內海。
波羅的海沿岸的原共產國家,百廢待舉,
整個波羅的海地區,因應這個變局,
正在探索新的經濟秩序與發展。
在此同時,不由得使人想起,
13世紀到15世紀,在波羅的海壟斷經濟大權的漢撤同盟。
赤色集團的傾覆,自由貿易時代的來臨,
是否能使波羅的海重拾昔日漢撒同盟的榮耀與繁華?
波羅的海經濟是否再度活絡,目前還無法預估。
經過數百年的沈睡,
除了德航Lufthansa這個名稱還勾起世人些許印象外,
漢橄同盟已成絕響。
究竟漢撒同盟是個什麼樣的組織?它又是如何由盛轉衰?
在德語中,漢薩是團體的意思,
古代日耳曼人用來專指商人的同業公會。
黑暗時代結束,北日耳曼商貿逐潮活絡起來。
在日耳曼騎士團的保護下,
商人聚集的城市,如漢堡、羅斯托克、盧比克等,
從封建領主那兒獲得了特別的權利。
當時,波羅的海地區的貿易,
控制在法里遜人(Frisians)和哥特蘭德斯人(Gotlanders)的手中。
北日耳曼城市新興後,情勢有了轉變。
市政府所提供的低稅率、安全保障,與優越的地理位置是主要誘因。
日耳曼商人最初尋找的貿易目標,
是哥特蘭島上來自俄羅斯的穀物,
沒多久他們自己前往俄羅斯買貨,
並在諾夫哥洛德市(Novgorod)設立貿易行。
1282年,日耳曼北部城市與海外日耳曼人商業團體,
成立了「漢撒同盟」,以保護彼此的貿易利益。
後來漢撒同盟逐漸演變成二百個城市的聯盟。
1356年,這二百個城市的代表在同盟的發源地盧比克召開大會,
討論彼此的商業會議與共通的難題。
漢撤同盟的實力與日聚增。
此時西歐市場也打開了,
並在挪威的卑爾根市、倫敦,和比利時的布魯格市(Brugge)設立貿易辦事處。
漢撤同盟的貿易網路,
在往後兩百年間主宰了歐洲北半壁貿易活動。
1378年,漢撒同盟面臨亟欲稱霸波羅的海的丹麥國王瓦爾德瑪四世(Valdemar Ⅳ)的挑戰。
同盟決議建立武裝部隊,結果大敗丹麥軍隊。
從此,日耳曼人將法國北部製造布料、工藝品、武器的佛蘭德斯(Flandres),
與出產漁貨、穀類、皮貨的波羅的海地區,
兩大經濟區域統合起來。
另外,日耳曼人向東方的擴展也極有成績。
隨著新大陸的發現,波羅的海失去貿易中心的地位,
漢撤同盟也逐漸失勢式微。
另外,日耳曼各大公國之間日益團結,
也進一步削弱漢撒同盟的實力。
到了16世紀中葉,
荷蘭人贏得從波羅的海地區往西歐貿易的霸權,
從此漢薩同盟全面挫敗。
1669年,阿姆斯特丹商貿地位如日中天,
寥寥可數的漢撒同盟成員在盧比克舉行了最後一次會議。
三百年後,波羅的海地區的局勢出現了逆轉,
德國已統一,
波蘭正盡全力掙脫社會主義發展的停滯狀態,
波羅的海三小國終於獲得獨立,
整個波羅的海地區正面臨全新時代的新的經濟秩序,
但漢撤同盟能否找回昔日的光榮?
~原文完~
原始檔案的建立時間,是2001年10月5日,
還是國編版課本的年代。
如今說到波羅的海,
我就想到每次出國,必定不可少的幫手—Skype!
請見天下雜誌報導:
不只有Skype!愛沙尼亞如何成為科技大國?
還有,我曾經在拉脫維亞的網站申請過電子信箱,
只因為結尾是@inbox.lv,LV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