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推廣筆記:成均館羅曼史
這是上個學年協助推廣閱讀的講座筆記,一共講了三場。
清理Evernote時,感覺很有趣,決定放部落格和大家共享。
講一個從圖書館借回《成均館羅曼史》後,
變身成韓劇粉絲,
進而認識韓國歷史的故事。
學生哀嚎:老師為什麼不講日本呢?
因為老師去過十一趟,膩了(真是任性)
不過,沒去韓國之前,
我對韓國也是完全不感興趣,
對韓國的印象不外是:
在2013年10月的深夜,一個難以決定度假地點的夜晚,
轉念一想:
總不能說是去韓國吃喝玩樂,錢要花得有價值啊!
既不看韓劇,也不認識韓國明星,更不買韓國衣服和藥妝,
去韓國到底有啥好玩?
翻遍旅行指南,總算找到一個跟教學有關的景點:
成均館大學!韓國大學名校!三星電子加持!
裡頭有明倫堂哦!
呃?明倫堂?七年級上學期,課本裡那個明倫堂?
好,為了證明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
就去韓國拍個孔廟給大家看!
韓元的千元鈔上,印的便是成均館的明倫堂,
還有成均館的傑出校友,儒學大師李滉:
回到宜蘭之後兩個月,某天,去圖書館借了《成均館羅曼史》,
很久沒有看愛情小說,兩晚就把小說看完了!
男主角是我的菜菜菜菜菜......(回音)
接著去看電視劇,一個星期看完二十集,
主題曲更是無敵推坑!現場表演一級棒!
看韓國娛樂公司把不相干的人組成一個團隊,
有人唱歌、有人跳舞,有人搞笑,
就像多采多姿的韓國小菜,吃起飯來熱鬧的不得了:
不過羅曼史畢竟是假的,老師還是會想研究真實的歷史:
(參見:連續劇裡的歷史課、連續劇裡的歷史課(二))
在韓國旅行,處處都能感受到韓國跟中國的深厚淵源,
看朝鮮王朝的王宮裡,滿滿的漢字,
還有中國宮殿也能見到的日晷:
在十九世紀末,中國、朝鮮王朝都面臨帝國主義的侵略,
朝鮮的大院君(高宗的生父,政權的實際掌控者)豎立了「斥和碑」:
後來朝鮮半島成為日本殖民地,
日本人在朝鮮王宮前蓋起了朝鮮總督府(跟台灣總督府有點像)
台灣曾經跟朝鮮同屬一國:
兩國都接受美國的軍事與經濟援助,
台灣有「麵粉袋內褲」為見證,
韓國則有泡麵加上美國肉片罐頭的「部隊鍋」:
一段小小的旅行開啟了對韓國的認識, 回國後在圖書館借閱小說,又促成更多的認識和收穫。
歡迎大家來圖書館,展開屬於你的探險旅程。
因為是利用早自習時間,講座還來不及談到, 台灣跟韓國在二次大戰後, 都經歷了一黨獨大、專制的統治時期, 在經濟方面都高度發展,同屬亞洲四小龍。
有這麼多相似之處,又是反共的堅定盟友, 結果在1992年8月,南韓宣布與中國建交, 台灣政府遭受嚴重挫敗,從此對韓國完全沒好感, 在我成長的年代,對韓國的印象就是「卑劣的韓狗人」, 像這篇:毋忘國恥 ! / 南韓 -- 最沒國際道義 ! 最惡劣的斷交國!
直到如今,隨著韓國影視作品廣受歡迎, 不少人開始學習韓語,對這個國家感到興趣, 大家不妨試著放下刻板印象, 重新認識這個跟台灣有過很多共同點的國家。
我的閱讀筆記:
- 漢城華僑小學校: 網友的遊記,透過當地華僑的視角,呈現中華民國和韓國的糾葛。
- 台韓斷交21週年:台灣外交的反思與批判
- 台灣心‧韓國情:朱立熙個人網站 這是一位長期研究韓國的學者的個人網站, 有歷史研究,也有作者在韓國的第一手觀察, 包括當年斷交前後的台韓互動。
欸,有很多人跟我聊到吳祥輝的《洋蔥韓國》, 我認為他確實寫出了很多韓國社會問題, 但我不喜歡他對韓劇的偏激看法。